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路敷设的技术要求:
1、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穿过设备、建筑物基础时或有可能受到明显机械冲力时应采取加保护管等保护措施,经过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装设补偿装置。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明敷时,应排列整齐,固定牢靠,其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子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设备边缘的距离为150mm~300mm,管路中间的固定管卡子距离为0.5~1m,其固定点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
2、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其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暗配时,宜沿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内的金属套管与建筑物表面的小距离不应小于15mm;在现浇混凝土内敷设时应与钢筋固定,固定间距不应大于500mm。
3、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配管后穿线时,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内空截面积的40%。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路较长或有弯时,为防止在穿线时因阻力过大损坏导线,规定了两个接线盒或拉线盒的距离:无弯时不超过30m;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加装拉线盒(接线盒)或放大布线管路的管径。
4、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接地,管路与接地线不应熔焊连接,应采用接地卡接地,并且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不得作为电气接地线。